专委会
Committee
纪录片之窗

打响纪录片创作的“川军”旗号

 ——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侧记(一) 

 

  8月的宜宾,热情似火。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来自全省省级和各市州县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人的心: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在这里举行。

  这是一个全省纪录片创作精英汇聚的大会:与会的58位专委会委员都是在纪录片创作中有贡献的人员;这是一次思维碰撞的大会:时代发展的潮流、创作理念的嬗变、收视市场的走向、观众接受心理的脉动,都是与会者强烈关注的话题;这是一次誓师动员大会:在中国纪录片大合唱中,唱出属于“川军”的声部,打响具有巴蜀风格的“川军”旗号!

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成立大会现场

 

  “我相貌质朴却志存高远,我目光冷静但内心温暖;我历经岁月洗礼风采依然;我上下求索道义在肩……我的名字叫——纪录片”。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在会员名录上留下的这段话,激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

  8月2日上午8:30,专委会成立大会正式开始。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东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华,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宜宾市副市长曾勇,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宜宾广播电视台台长赵修正,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寒露以及省视协名誉主席、原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卢子贵,省视协名誉主席、原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吴宝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大会。

省视协名誉主席、原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卢子贵出席大会

 

省视协名誉主席、原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吴宝文出席大会

 

省视协副主席、秘书长寒露宣读任命名单

 

  陈华主席首先宣布专委会正式成立并致辞。他说,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四川省电视艺术界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当前,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步入了最好的时期,以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为标志,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其传播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四川是纪录片创作的重镇,创作和生产了一批能够传诸后世的纪录片佳作。新一届视协领导班子成立以后,就考虑要成立这个组织,为纪录片人搭建一个温馨的家。

  蒋东生书记接着致辞。他说,纪录片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题材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科技等等。四川的纪录片创作人才荟萃,纪录片专委会的成立,把全省纪录片创作的人才汇聚在一起,为打造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纪录片“川军”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说,省文联已经启动了“艺术四川”工程,电视创作是“艺术四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文联将拿出一笔资金来鼓励、支持纪录片创作。他要求要优化题材、优化创作团队,要建立科学严谨的选材立项制度,建设优秀创作队伍,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宣传四川的好作品。

  省视协副主席、纪录片专委会主任王海兵作工作报告。他首先指出,成立纪录片专委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省纪录片创作,出作品,出人才,通过58位专委会委员自身的创作和带动,在全省掀起新一轮的纪录片创作热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队伍。他回顾了四川纪录片创作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老领导卢子贵先生的倡导和推动下,四川电视台的纪录片就走在全国的前列,引领了我国当时的纪录片创作风潮,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也算先驱,曾代表中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电视行业空前激烈的收视竞争,使纪录片这个不具备收视竞争力的片种渐渐地褪去光彩。他将我省纪录片创作面临的窘境用三句话来概括:“有热情没热土”;“有想法没办法”;“有投入没收入”。

省视协副主席、纪录片专委会主任王海兵作工作报告

 

  “有热情没热土”指的是创作环境较冷,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节目没有地方播或者播出的时段很尴尬,挫伤了创作者的积极性;“有想法没办法”指的是人才队伍问题。由于长时期没有播出平台,创作停滞,导致业务荒疏,即使有好的选题,也难以组织信得过的队伍;“有投入没收入”说的是投资难以收回成本,创作者难以获得相应回报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困境怎么办?王海兵提出:没有热土我们培育热土;没有办法我们寻找办法;没有收入我们创造收入。

  王海兵的工作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热烈的反响。蒋东生书记表态:省文联将加大纪录片创作的扶持力度,实行项目制,打好组合拳,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川纪录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陈华台长表态:现在,四川广播电视台已经加入了全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在文化旅游频道开辟了纪录片播出时段。每年拿出几百万与市州台合作支持纪录片创作没有问题,只要有好选题,好团队。

陈华主席向纪录片专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重塑“川军”形象,必须更新创作理念,找准可行路径,这是与会者形成的共识。关于这一点,陈华台长形象地比喻为“入伙”和“拉人入伙”。“入伙”就是加入央视的纪录片播出联盟,借势造势,扩大“川军”的影响力。目前,四川广播电视台已经与央视九套签署了纪录片《三国》的联合摄制合作备忘录;“拉人入伙”就是成立纪录片专委会,整合四川的纪录片创作力量,出作品,出人才,培育观众,培育市场。省视协已经向全省发出了《纪录四川》题材征集通知,对入选题材采取联合投资、以奖代投等方式给予经费支持。

宜宾广播电视台台长赵修正介绍宜宾台纪录片创作经验

 

专委会委员王红芯(左)、彭文(右)做交流发言

 

  重塑“川军”形象,靠的是作品,只有优秀作品才能打出影响力。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宜宾广播电视台就走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路子。近年来,宜宾广播电视台专注于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题材,整合政府、企业的资源,实行市场化运作,创作出《中国李庄》、《国立剧专在江安》、《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文博大师曾昭燏》、《远逝的僰人》等纪录片,在央视、四川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播出,获得了四川电视节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中国》优秀纪录片大奖,使宜宾台从一个城市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电视台。他们的作为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有为才能有位,有作品才有影响力。与会代表分享了宜宾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坚持创作纪录片的成功经验,来自省社科院和四川大学的专家学者也和大家一起对纪录片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多方位的专业探讨。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激励的政策已经出台,四川的纪录片人惟有振作精神,砥砺前行。“守住寂寞,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掷地有声的宣言,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回荡!

(四川广播电视台 王永刚)

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梁碧波主持纪录片观摩研讨会

 

专委会秘书长张平(右)、播音员何彦军(左)现场做委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