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专委会会议
——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成立大会侧记(二)
2013年8月2日,雨后的宜宾晴朗凉爽。
这一天,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纪录片作品观摩研讨会在宜宾召开。这是全省纪录片人济济一堂的一次盛会,短短一天的会议,新颖的形式、温馨的氛围、充实的内容、热烈的讨论发言,给参会的领导和委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有委员说:这是我参加过的除了央视新闻评论部、央视9套之外,最好的专业会议。
人们说,细节是魔鬼。其实,从这次会议几个侧面的点滴,也许更能体会许多代表们的感受。
表达纪录片人心声的《欢迎辞》
图片中的这段充满文学体温的文字,初一乍看,还以为在哪本文学刊物上诗文,其实,这是“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纪录片作品观摩研讨会”的会议文件——《欢迎辞》上的字句,与会代表从拿到会议材料那一刻起,就感受到这次会议的别出心裁。
小小的一份欢迎辞,就因为对纪录片新颖准确的描述,直击了与会代表的心声,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不少委员看了《欢迎辞》后说:这不就是写的我吗?
纪录片人是一批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群,凭着几十年对纪录片的感悟,专委会主任王海兵以拟人手法撰写的《欢迎辞》,道出了委员们的心声,得到了高度的认同。有委员说:这样的表达,很有情感,让人感动,还给人力量。
会还未开,大家已心神交汇。
简洁的《会议指南》指向专业
在一页印刷精美雅致的A4大小的纸张上,会议全部的议程安排及食宿行程尽在其中,这已体现出会议筹备者的精细用心。在领导致辞、讲话、颁发聘书等议程环节,都在《会议指南》上标注了精确的时间,整个会议占时最长的,留给了委员介绍、观摩看片、讨论发言。这让所有的参会者都明白,这是一个紧凑、务实、专业、高效的会议,与会的领导在发言讲话时,都严格地遵守时间,率先垂范。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东生,省视协主席、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华在成立大会上的致辞,既热情洋溢,又言简意赅。
但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限定得很死,会议程序注重仪式感,会议内容注重专业性。
在观摩研讨部分,大家看完宜宾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后,都有很多话想说,会议临时放开了讨论,以致讨论发言延长了半个小时。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和省视协主席陈华对支持纪录片创作的讲话,点燃了委员们心中的激情,大家都意犹未尽,不少委员都在谈论着回去以后做片子的打算,这样的专业会议内容安排,让大家都感到专业而充实。
有委员说,会议议程精确到分钟,这恰恰体现了纪录片人虽然对生活条件不讲究,但在创作上讲究的风格。
令人耳目一新的委员介绍PPT
在成立大会不到两个小时的议程中,占时最长约30分钟的环节,不是领导来宾的讲话,而是58位专委会委员的PPT介绍及颁发聘书仪式,这也让与会领导和委员们耳目一新。
纪录片人往往低调,又辛苦,追求理想,甘于寂寞,在会上要充分的让委员们感受到荣誉感和自豪感,这就是专委会设置这个专门环节的初衷。委员介绍,突出专业成就,强调代表作品,按专业分类,大屏幕一人一屏播放委员工作照和个人简历,还有每人一段关于纪录片的感言。这种充满仪式感、画面感的委员聘书发放过程,让每一位委员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尊重。
这是一个占用时间长、容易出现乱场的过程,但会议现场安排得井井有条,原因就是所有委员排名包括会议座次都严格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这正是专委会在会议之初就提出的,对委员工作要“去行政化、尊重专业、尊重到每一个人”的精神体现。
委员的个人简历和对纪录片的感言,分别由专委会秘书长张平和四川电视台资深播音员何彦军现场同步诵读,当温馨的背景音乐和充满魅力的声音在会场响起,当每一个委员像授学位的仪式一样依次上场领取聘书的时候,纪录片人的风采,尽在感人的场面中。
有委员在会后说,各种聘书我们也领过许多次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感觉到有份量。
《委员名录》背后的故事
“这次会议很成功,特别是委员名录是最值得珍藏的”,这是委员说得最多的话。省视协主席陈华说:“看了名录很受教益,这是你们的心灵感悟,很有价值,有的感言让我们做管理的人很受感动。”
《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委员名录》是专委会成立大会的文件之一,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小人书”、“连环画”,因为,这本记载了委员们一张照片、一份简历、一句感言的小册子,像六零年代、七零年代人们记忆中熟悉的“小人书”。
关于《委员名录》原本是在大会介绍委员用的PPT,尤其是每个人写的关于纪录片的一段感言,非常出彩,它既是委员们表达情感的心声,也是每个人对纪录片用心思考的结晶,显示出了纪录片人丰富的情感和厚重的思考。大家突然想到,这么用心做的委员介绍,何不出一个册子,让每位委员永久留存。这一建议马上得到大家的赞同。
为了尊重每一个人,力求不纰漏,《委员名录》经过反复校稿、电话核对、最后发回本人校对。因为即使有百分之一的疏忽对一个人来说就是百分百的错误。用印制《名录》的印刷厂经理的话来说:实际上,这个《名录》的工作量,相当于是在一周内出了一本书的工作量。
成立大会上,摆在各位领导和委员面前的《名录》,让人久阅不倦……
温馨入微的会务服务
要让专委会成为纪录片人的“家园”,要给大家“家”一样的感觉,会议之初,会务组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这次专委会成立大会,温馨入微的会务服务,充分体现对代表的尊重与细心,给与会的领导和委员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议由专委会和宜宾广播电视台联办。宜宾台细致的接待服务,让参加会议的代表,一下高速路口,就看到了宜宾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的接待指示路标,而专人引领到宾馆报到,省却了寻路问途的烦忧。
这次会议,周密及时的短信服务也颇具水准。从会议通知开始,有收信确认,参会确认、再确认,有行前提醒,有便于随身查看将地址发到手机上的细心服务,还有行前当地天气预报的穿衣提示,报到当日的行路提示,接站提示,专人会期服务等等,种种细心的安排让代表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馨和受重视。
纪录片人很多时候都是很孤独的,耐得住寂寞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语言。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可以让我们相互帮衬,相互激励,分担风雨,分享快乐。这样的大家庭,是大家渴望的。所以温馨周密的会务服务,都是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家的感觉,要让每个人觉得你是受关注、受牵挂的。
在会上,很多代表都说,这么多年来,我们终于有了找到了家的感觉。
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用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的话说:今天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我看很有新意又实在。蒋书记高兴地提出要在文联的其他各个专业协会中推广纪录片专委会的做法。
当然,会议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目的还不仅仅在于开好一个会。正如蒋书记说的:“这次大会,既是一个成立大会,也是一个动员大会。”许多委员心中的激情已在会上已被点燃,会后没几天,已有委员和一些市级台的分管领导与专委会联系,谋划下一步做纪录片的项目,这,才是会议的成果。纪录片专委会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一步一步抓项目、抓培训、抓队伍、推出作品和人才。就像省视协主席陈华所说:当前纪录片生产迎来了春天,各级都高度重视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我们应当乘势而上。纪录片人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决心,在新的纪录片发展的好时机,守住寂寞,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