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委会
Committee
记录片之窗

为纪录片人构建一个温馨家园和交流平台——纪录片专委会工作总结

(王海兵 2014.4.17

     

201382,省视协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四川纪录片制作人从此有了温馨的家园和交流平台。本着“出作品、出人才,提升品质,促进繁荣”的工作思路,纪录片专业委员会成立后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建队伍激活资源;二是抓项目促进创作;三是搞培训提高能力。对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做法,我代表纪录片专委会,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建队伍激活资源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开始迎来春天步入佳境的时节,为了促进我省纪录片创作出作品、出人才,2013年初,在省视协新一届主席团会议上,新任主席陈华提出成立纪录片专业委员会。随即成立了以王海兵为主任,梁碧波、凌中为副主任,张平为秘书长的纪录片专委会工作班子。通过对全国纪录片创作的形势分析和对全省纪录片创作现实情况的梳理思考,纪录片专委会确定了自身的定位和工作思路。即:专委会的定位,是全省纪录片人的温馨“家园”和交流平台;专委会的工作准则,是专业化、去行政化、尊重每一位纪录片人;专委会的工作核心,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培训为抓手、以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引领创作;专委会的工作愿景,是出作品、出人才,创品牌,促繁荣。因此,专委会的主体工作,就是要围绕纪录片创作环境的优化、项目的带动、人才的培养来展开,搭建好平台、策划好项目、凝聚优秀团队、培养创作队伍。通过节目创作和业务交流培训,提升作品品质,打出“川军”品牌,促进我省纪录片创作走向繁荣。

根据专委会工作的定位和明确的工作思路,我们决定首先从建队伍激活资源入手,改变过去全省纪录片创作人员互不联系、单打独斗的局面和纪录片资源没有整合、打不出品牌的状况,在全省范围内聘请一批创作专业人才组成纪录片创作专业委员队伍。希望通过这批创作专业委员自身的创作和他们的带动,在全省掀起新一轮纪录片创作的热潮,创作出在全国有影响的“川军”纪录片作品。

专委会委员以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贡献和岗位能力为入选标准。首批在全省聘请了58名创作专业委员,涵盖了策划、撰稿、编导、摄像、剪辑和制片等工种。他们当中,有19人获得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占三分之一比例),有5人获得全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有三位政府津贴专家。通过搭建这支集合了全省纪录片创作精英人才的队伍,建立了一个纪录片人交流学习、促进创作的“家园”和平台,同时也为整合全省纪录片资源,打出有影响的“川军”纪录片作品打下了基础。

去年82日,专委会借宜宾广播电视台新创作的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在央视九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契机,邀请全体专委会成员来到宜宾,召开了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作品观摩会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副主席,宜宾台赵修正台长)

这次会议开得隆重热烈,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首先,在会前我们专门请每位委员撰写一段对纪录片的感言,这段感言是委员们的真情吐露,显示出纪录片人丰富的情感和厚重的思考。我们把它放在每个人的个人简介PPT中,并将委员的工作照、个人简介和纪录片感言以及联系方式,专门印制成精美的小册子供委员留存,以方便交流。与此同时,专委会在会议《欢迎辞》和《委员名录》中,凭着几十年的纪录片生涯感悟,做了别致生动的表达,写出了纪录片人的心声,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其次,在接待的每一个环节,充分体现对委员的尊重,给委员以归属感。种种细心的安排让代表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受重视。

有委员说,这样的会议服务水平在四川很少见到,在全国只有在央视9套和央视新闻中心评论部开会时感受过。也有人说,我第一次感受到开一个会真正地受到了重视。有很多委员表示,这么多年来,我们终于有找到了“家”的感觉。

注重专业能力去行政色彩是专委会的工作准则,我们尊重每一位参会者。在排名上按姓氏笔画为序,营造人人平等的大家庭氛围;会场排座次也依照姓氏笔画安排,发聘书时像授学位一样的仪式化安排,让委员们受尊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整个会议中,我们始终注重专业特色。委员介绍和看片研讨占了会议的绝大部分时间,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扎实。大家评价这是一个创意浓郁,特色鲜明,专业性强的会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会议最大的收获是激起了与会者沉寂多年的创作激情。特别是听了文联蒋东生书记在会上的表态,听了视协陈华主席的讲话,听了专委会的报告。有人表示,很多年没有做纪录片了,这次又有了再干一把的冲动;有人在会上就开始探讨选题,表示回去以后就将选题报上来;有人在看了宜宾台的纪录片作品后,受到极大的震动和鼓舞,表示不甘落后,要学习追赶。

蒋东生书记对纪录片专委会寄予厚望。他希望专委会既出精品,又出人才;既服务大局,又走向市场,并表示将对全省纪录片创作加大扶持力度,对创作出好作品的团队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陈华主席在会上提出全省协同创作纪录片的概念,希望纪录片专委会搭好平台,培育人才,抓好《纪录四川》项目,勉励纪录片人学习和掌握现代制作理念,用国际化的表达创作出更多的纪录片精品。

正如蒋东生书记的评价,这次大会,既是一个成立大会,又是一个动员大会,达到了凝聚人气,鼓舞士气的目的。

 

二,抓项目促进创作

以项目运作为载体,才能汇聚力量,锻炼队伍,多出作品,打出品牌。

在宜宾专委会成立大会上,我们就向全体委员发出了系列纪录片《纪录四川》的征集书,随后又进一步优化创新,策划了《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的方案,以推动全省纪录片创作。

这是专委会工作的一项创新。联合全省的力量制作一部系列纪录片,这在视协的历史上还没有过。我们策划100双手》项目的用意,是希望改变长期以来我省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有热情没热土有想法没办法有投入没收入”的现象,通过项目运作,培育热土,营造活跃的创作氛围;锻炼队伍,解决有题材没人才的问题;争取经费,解决有想法没办法的问题。我们拟采用联投、联制、联播的办法,即省文联、四川广播电视台和各市、州电视台联合投资;纪录片专委会联合各电视台的创作力量以及成熟的社会制作公司的专业力量联合制作;所有参与的电视台,拥有全系列100集的播出权和参与制作集的署名权。

这部调动全省创作力量参与的100集系列纪录片,以手为表现视角,通过以手叙事、以事记人的方式纪录四川各行各业中,具有独特精神品格和人生追求的杰出人物或能工巧匠,讲述令人感动的普通四川人的故事,表现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为此,我们提出“六个一”的创作要求,即:通过一双手,纪录一个人,讲述一件事,表达一种追求,传递一份情感,表现一种精神。

这一创意得到了全省各市、州电视台的积极响应。截止目前,各市州电视台共报来80多个选题,经过筛选,初步确定了30个选题可以进入进一步的方案策划和拍摄大纲的制作阶段。

这个项目已经被省文联列入四川省构建“艺术四川创作年”的重点项目,是繁荣我省纪录片创作的重点艺术工程,同时,也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全国11部“中国梦”主题纪录片重点扶持对象之一。

 

三,搞培训提高能力

培训人才,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境况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四川纪录片人没有形成学习、沟通、交流的机制,由于种种原因,纪录片专业人才断层现象非常严重,全省纪录片创作严重萎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专委会非常重视人才培训工作。

首先,我们借助省视协《影视大讲堂》的平台,派出专家到各市州授课与市州电视台的编导制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专委会成立以来,先后派出了专委会委员、成都电视台导演赵刚前往雅安电视台和广元电视台授课;派出了专委会副主任凌中和专委会委员高嵩一起,到达州广播电视台授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与四川网络电视台合作,派出五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全程参与四川网络电视台举办的《新媒体·新导演扶持计划——大学生纪录片作品征集》活动,为四川纪录片创作培育新生力量。我们派出的五人专家组全部由专委会委员组成,对成都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参加纪录片创作的大学生进行全程创作指导。除此之外,专家们还深入学校举行优秀作品巡展,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受到各高校的热烈欢迎。

第三,召开优秀作品研讨会,树立标杆,学习提高。

近年来,宜宾电视台非常重视纪录片的创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而且成绩斐然。他们的纪录片《李庄》、《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夕佳山民居》、《远逝的僰人》等,有的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有的在全国获奖。特别是去年创作的人文纪录片《远逝的僰人》,不仅在央视9套黄金时段播出,还获得了20112012年度四川广播电视节目纪录片优秀奖,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技术质量奖一等奖和第19届中国纪录片最佳制作奖。宜宾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市级台,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201382日,在专委会成立大会上,我们专门安排时间播放了《远逝的僰人》纪录片,请创作人员介绍经验,大家共同交流。这种学习观摩形式,有利于互相学习提高。会后,我们纪录片专委会还特别帮助宜宾电视台为这部作品申报了省文联优秀作品奖,获得省文联10万元奖励。我们希望以此为标杆,在全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第四,举办培训讲座班,聘请在全国纪录片创作中卓有建树的一线专家到四川培训学员。

今年328日——30日,专委会在德阳市罗江县举办了首届全省“非虚构电视节目(纪录片)制作培训讲座”(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副主席,德阳台的游光辉台长)。

这次培训讲座是配合即将启动的《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项目创作而有针对性举办的,讲座定位于实战培训。邀请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项目部副主任、原新闻中心《新闻调查》制片人、评论部副主任张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科教频道总监助理王新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编导寒冰,以及我们省内的专委会主任王海兵,专委会副主任梁碧波等业内专家到场授课。

这是我省自有纪录片创作以来首次面向全省纪录片制作人举办的系统培训讲座,同时,也是首次将一个项目和一场培训结合起来的方法创新。专家们结合创作实例与当前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趋势,从思维、理念、表达、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条分缕析,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指导性和实战性。专委会主任王海兵在培训中对《100双手》系列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总导演阐述,提出了具体的创作要求。培训讲座以后,各台将正式启动《100双手》系列纪录片的创作。

这次培训讲座无论是受欢迎的程度还是培训的效果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当初设想只有50多人参会,结果来了100多人,全省除了内江和自贡,19个市州台都派出了创作人员参会,还有部分县级台和社会制作公司也派人参加。每天的培训从上午9点到12点甚至到1点,从下午2点到6点,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培训过程中基本没有人中途退场,没人玩手机,就连上厕所也是快去快回,生怕耽误了听课,晚上还主动要求增加看片安排。大家表现出的学习状态非常令人感动!培训结束后,大家反映强烈,认为这种带着项目搞培训的方式非常实在实用,真的是受益匪浅。许多年轻编导跃跃欲试,对创作充满激情和渴望,许多资深编导又重新燃起了创作激情。会后,学员们纷纷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评语,认为这是创作思维的琼浆,理念和技艺的盛宴!是一次高水准的培训讲座,对学员的创作思维有启迪,眼界有扩展、能力有提升,手法有指导,呼吁今后多办这样的专业实战性培训。

可以预料,通过这次培训讲座,通过《100双手》项目的实施,我省的纪录片创作将会出现一个令人欣喜的崭新局面。

纪录片专委会成立以来,在省文联领导和省视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专委会在作品创作上也很有收获。专委会委员,成都广播电视台编导赵刚创作的作品《唱着活着》(又名《民间戏班》)获得了2013年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并入围了日本山形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专委会指导的两部作品,一部纪录藏獒与画家情感的纪录片《守护》,获得了四川电视节自然与环境保护类优秀纪录片提名奖;另一部纪录熊猫回归大自然的纪录片《熊猫——野性的回归》,获得广州纪录片大会“亚洲制作人奖”。

 

2014年,纪录片专委会将乘着当下的纪录片春风,围绕省文联“六大工程”的打造,立足专委会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纪录四川——新时期感动中国(四川)的100双手》项目的实施,在年底以前播出第一批30集作品,同时进入第二批30集的投拍制作。

我们认为,当前纪录片最重要的是创作理念的更新。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大传播的时代,媒体的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精品节目意识,更要具有优质产品意识。所以,我们要明于道,精于术。“明于道”,就是深刻认识我们面临的市场变化,深刻认识当下的受众需求,以“市场变化”、“受众需求”作为我们的创作导向;“精于术”,就是要苦练拍摄和制作基本功,以高品质的影像去满足受众的观赏需求。有鉴于此,2014年,我们的工作计划重点仍然是人才培训,除了刚刚结束的全省首届纪录片培训以外,我们还将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交流学习活动,以使我们的创作与时代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受众的需求接轨;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出作品、出人才,我们将以项目运作为载体,抓好《100双手》的创作组织,争取出一批好作品。

我们纪录片专委会成立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也不足,但是,我们有一份热情,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全省纪录片人的热切期盼和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纪录片专委会在视协的领导下,将团结全省的纪录片人一起,以饱满的热情,为我省纪录片多出作品、多出人才而不懈努力,以专注专业的务实精神,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