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委会
Committee
播音主持之声

诗丹雨 四川省首届十佳主持人评选候选人简介

1、刘磊

 

  刘磊,四川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四川新闻》主播,主任播音员,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青联常委,四川省视协特邀成员,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专委会委员。

  198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本科,在医院做外科医生,1989年考入四川电视台,从事电视播音主持工作24年,曾任《四川新闻联播》、《经济信息》、《道德与法》、《金土地》、《中学时光》、《综艺大世界》、《体育广角》等新闻、社教、综艺、体育各类节目或栏目主持人,有丰富的主持经验,是四川广播电视台骨干主持人之一,在业界和观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也许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里总有几个节点会留下点什么,在刘磊的生命历程中,24就是这节点之一------

  24年前,24岁的他在本命年割舍了为之付出六年心血的医学事业,由一名白衣战士在众多考生中成为那年唯一考入四川电视台的幸运儿,圆了从小就向往的播音梦!

  时光如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积淀下了太多珍贵的记忆。

回眸24年的播音从业之路,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是那样的清晰可及------24年的追梦之旅,不论是新闻、社教还是体育、综艺,或是各种大型活动都是一个个弥足珍贵的人生舞台,他在这里学习、成长、跌倒、站起、流泪、欢笑、付出、收获、蜕变、绽放!

  至今刘磊还清楚记得做外科医生时参与的每一台手术,而每一次圆满的主持播音就像是一台成功的手术,当向观众说再见的时候就像是给患者缝合的最后一针,心中的那份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刘磊已从当年充满青涩的懵懂青年走到如今已知天命的成熟中年。他说,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更要感谢很多:感谢各位前辈,他们的教导比金子还宝贵;感谢观众,他们的欣赏或鞭策成就了荧屏上那个“光鲜”的我;感谢话筒和镜头,它们记录了我的故事,见证了我的成长;感谢自己,是心中的坚持和执着让那神圣的播音之梦从未陨落,指引着我不断攀登!

  今天,在这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愿刘磊的梦——播音梦能够绽放得更加绚烂美丽!

 

2、杨林

 

  杨林,1983年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曾获CCTV挑战主持人冠军挑战新人奖、中国首届全能娱乐节目主持人大赛全国优胜奖。

  2007年签约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至今。现任四川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主持人,2011、2012年连续两届获得四川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成功主持四川卫视品牌节目《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刷新四川卫视最好收视纪录。不仅得到观众的喜爱、业内专家的好评,还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2012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终评、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终评的双入围奖。

  2013年,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办法的“中国首届电视主持新星奖”,这也是杨林个人主持生涯的最高奖项。

  此外,还成功主持四川省春节联欢会、四川卫视跨年演唱会、512中国爱盛典、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盛典、奥运火炬传递直播晚会等大型盛典晚会,屏幕形象阳光健康,充满正能量;主持风格大气睿智、幽默亲切,语言表现力丰富,现场驾驭和掌控力强;尤其是现场即兴发挥能力极强,给观众以轻松愉悦的美感,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3、杨畅

 

  在很多人眼中,主持人是以类型来划分的。杨畅常问自己:我是什么类型?却很难给出答案。

  入行十年以来,她主持过除了体育节目以外的几乎所有节目类型:旅游、美食、评论、新闻、财经、时尚、综艺甚至少儿,还有纪录片,现在主持谈话专栏《畅所欲言》。

  一位观众评价她的主持风格如水。水放在杯子里,就变成杯子的形状;放在盆子里,就变成盘子的形状;水可以柔软地流动,也可以坚硬地凝结。

  面对这样的评价,杨畅呵呵笑着:水能算一种类型吗?呵呵,不知道!也许——

  没有类型也是一种类型?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名主持人,她期望自己能成为——

  “真”的守望者,

  “善”的普度者,

  “美”的传播者。

  这,是她的职业理想。

 

4、马安丽

 

  2006年9月安丽考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中心担任播音主持工作至今,曾先后主持《新闻连连看早茶版》、《晚间报道》、《午新闻》、《四川新闻》。从最初主持节目时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淡定与自信,她感觉是她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

作为《四川新闻》的主持人,理应秉承立足本省、着眼全国、面向世界的志向和气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所在的平台和手中的话筒。这是马安丽的认知。

  安丽特别珍惜这个平台给她的每一次风景。无论是“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西行纪事”、“台湾四川活动周”、还是“走转改”……让她拓展了眼界、丰富了阅历,这些宝贵的财富,让  她回到主播台时,内心更加自信更有底气。

  她曾荣获2008年“我最喜爱的四川电视台十佳主持人”、2009-2011年连续荣获四川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2011年还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提名奖。她深知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励,并时刻提醒她真正的精彩其实在明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安丽目前的心境。

 

5、敬思秋 

 

  敬思秋: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四川电视台大型民生新闻栏目《新闻现场》和评论栏目《特别十点》。他的思想深度、观察角度以及点评深刻度经过多年的磨练,逐步成为了四川地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可复制的独特荧屏符号,他与节目的融合度和倡导力也使所主持的节目成为四川地区的强档新闻栏目。

  2000年,敬思秋在不到20岁的时候开始了北漂之旅,虽然不是北京,但去了一个同样遥远又陌生的城市——沈阳。做过记者,做过主持,爱好过娱乐,最终钟情于新闻。

  2003年,敬思秋选择考研回到了家乡成都。在四川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之余,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成长。他发现,还是离不开电视。

  2006年,敬思秋参加了四川电视台的全国公开招考,幸运的是,川台也选择了他,他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敬思秋属鸡,时长被朋友开玩笑这个属相的人命苦,总有做不完的节目和功课。社教、新闻,到今天的新闻评论,各种大型直播,从单纯的主持人到记者、撰稿、制片人,他痛苦于每天的话题选择,痛苦于每天写作上千字的独立评论,也痛苦于评论时常被现实无情的嘲笑。没错,评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改变现实,但最大的尴尬却也在于现实的屹立不倒。但是,改变一点是一点,做总比不做好,评论节目的影响不在一朝一夕。当下的主持界风行郭德纲、流行周立波,不少新闻节目也和娱乐暧昧着,而他,愿意为新闻坚守,不为了追求绝对的收视率,不为了成为偶像,吧善良、客观作为起点和归宿,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新闻事件,努力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这几年通过努力,敬思秋连续多次获得四川电视台十佳主持人,获得四川省政府优秀主持人奖的肯定,也多次被四川电视台推送参加金话筒奖的角逐,曾进入金话筒的复评环节。他主持的《新闻现场》和《特别十点》也在2007和2011年先后被评为“省政府奖”四川省十佳新闻栏目。

  跨过而立,蓦然回首,十二年的职业生涯让他愈发明白,要做一个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三分在主持,七分在戏外。他发现,刚入行时想要红遍全国的想法早已不再,开始意识到,也许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很大牌的主持人,无法做到出行时明星一般的前呼后拥,但是他能感受到自己努力的生长,在日复一日的评论中,开始慢慢拥有一个日渐强大的内心,同时努力做到不忘初心,对生活与工作保有最初、最丰富、最温暖的感受。

 

6、王洋

 

  2007年王洋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2010年在校期间任cctv2《经济信息联播》实习播音员,同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日本横滨参加“2010年日本APEC峰会”,采访了王建宙、朱云来等众多企业家领袖。

  2011年6月毕业后进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2011年7月至12月担任四川卫视《汇说天下》和《午新闻》主播。确立了亲和、平实、大气的主持风格。2012年元月1号成为《四川新闻》推出的新主播。在晚间新闻节目《今日视点》中,配合多媒体的运用,立体解读热点新闻,清新灵动的播报方式独树一帜。

  在《2012四川卫视跨年晚会》中,王洋还展现了一位新闻主播也可以发挥的娱乐精神,让人看到了她的另一面。2012年王洋以其端庄大气、亦庄亦谐的主持风格荣获了四川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

  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之时,作为第一时间奔赴前线的记者,同时也是代表川台的唯一一位主持人,王洋与张国立、陈晓楠、郑昊三人合作主持了《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大型公益特别节目》。

  

7、李颖

 

  人生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曲折。

自幼爱听广播、热爱朗读的成都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李颖,偏偏只能学习理工;曾经一度手持话筒的短暂喜悦却又不得不被车间机器的轰鸣淹没……但是命运还是给了她坚持的梦想投下了阳光,  

  1995年,她考入了成都电视台。坚持,从此成为她人生和事业道路上力量的源泉。

  16年,从实习记者、独立采编,到主持早、午、晚间的系列新闻栏目,李颖由一名理工科出身的电视“门外汉”逐渐历练成为职业的新闻人。

  2011年9月,李颖做为台里第一个走基层的主持人,来到了成都最偏远的农村。走近乡村医生,不仅让她打心底里敬佩这些农民健康的守护使,更让她对自己的岗位和责任有了新的认识:一名成熟的主持人,既要站得高、又要走得深,用贴近群众的语言,把国家的政策正确地传递出来、把群众的声音真实地反映出来、把社会的热点及时地发掘出来,使我们的新闻真正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采访: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

  如果今天有人问李颖:是什么让她感到青春常在,她会说:是新闻!为什么是新闻?是因为新闻事业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