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舞,乘风梦
题记:惟有极致的轻灵与严谨,方能舞蹈于方寸之间,拥有高远的梦想与视野,才能翱翔向广阔天地
大型本土情景剧《江城故事》是达州广播电视台本年度工作的重点项目,也是我市文艺界的一件大事,本剧以达城一个6口之家的日常生活为故事背景,以方言室内情景喜剧为载体,将喜剧、亲情、爱情、励志及地方特色元素融为一体,讲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三代人的生活故事。作为我台独立原创影视剧的一部上台阶之作,《江城故事》的制播,在本台探索节目新方向和营销新模式的双重新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从筹拍到摄制、播出的历程,可谓丰富、曲折又宝贵,也让我们对今后相关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些思考和构想。
尽管达州电视台之前有过类似的情景剧《家有喜事》的成功经验,但《江城故事》作为我台的上台阶之作,剧情内容从过去单纯的“打话平伙”式的依靠对话推动剧情的情景喜剧,向正规电视剧靠拢,这就对剧本、画面、音乐、制作、表演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源和成本都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独立运行一部较为正规的影视剧,就像古人所说的“掌中起舞”,狭小的空间,有限的条件,还要优美从容的翩翩起舞,这需要高度的智慧、热情与灵活轻盈的身段。
我们是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条件下“翩翩起舞”的呢?让我们首先从《江城故事》的运营模式说起。在如今这个遥控器时代,直白生硬的广告推销已经很难留住观众的眼球,因此很多商家希望走“广告植入”和“企业形象推广”的路子,而面临各类新型媒体竞争和卫视台压缩生存空间的地方电视台,也在寻求同商家新的合作方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有鉴于此,《江城故事》的运营模式设定为:由达州市广播电视台和四川宏义集团联合出品,由四川宏义集团指定影视剧题材和营销目标,并提供影视剧摄制资金,达州电视台负责制播和推广,版权共有。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了如下一些做法:影视剧按照商家要求做关联冠名,剧情背景摄制在商家要求的推广场所,同时在拍摄前期理由区位强势媒体优势作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例如,开拍前举办了历时一月的演员选拔大赛,赛场就设置在赞助商要求的地点:江湾城楼盘。大量前往参赛和观赛的市民为江湾城楼盘聚集了人气,江湾城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效应。演员选拔赛结束之后达州电视台又精心策划了盛大的《江城故事》开机仪式,仪式邀请了达州文化艺术界、商界、新闻媒体界等社会各界名流参加,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气氛热烈,轰动本土,大气高规格的开机仪式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和口碑,不仅进一步为《江城故事》的播出进行了一次高调预热,提升了关注度,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达州广播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力,为本台今后进一步开展同类型的营销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合作摄制这种不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的、不以商业广告面目出现的商家指定主题影视剧,使商家收获长远的企业形象建立及企业文化推广,媒体也可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作双方共同拥有影视作品版权,若出了好作品,取得了发行权,双方还可以获得后续收益,总结起来就是:“你出资金,我来运作,我播好剧,你受关注,影音作品,共享版权,一次投资,多次受益。”可谓是商家和媒体合作的双赢新模式,也是地方电视台拓展生存空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路子。
其次谈一谈《江城故事》的创作理念。举例来说,在剧情和表演方式上,我们选择了“地方特色”作为抓收视的点,相比那些大台大公司的豪华制作,“接地气”是我们作为地方电视台唯一的优势,所以《江城故事》的定位是:立足本土文化,走亲民路线。全剧基本都是用达州演员、说达州方言、讲达州故事,剧情中出现的地名、言子儿、习俗、外景等元素都具有浓烈的达州特色,这使得观众在每天拿着遥控器在各个电视台无数的影视剧轰炸中翻来倒去的时候,一看见我们的剧就觉得有一股亲切感,愿意看,愿意追。避开地方台资金不足、题材面不光的劣势,利用好地方元素,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这是我们能吸引到观众眼球、打开市场的“灵活轻盈身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城故事》的制播模式。《江城故事》采用的是美剧式的边拍边播、分季制播的运作模式,并采取开放互动的编剧制作模式,紧跟社会热点,听取观众呼声,根据收视反馈编写剧本,所有剧本和主题音乐等周边均完全独立原创。这种模式可以说在全国的卫视台也是罕见的,作为地级电视台更是凤毛麟角,因为这种制播模式需要同时具备强大的原创能力和强大的资源配置,作为一个资源、经验、级别都有限的地级电视台,达州电视台是如何做到独力扛下来并取得现在的成就的呢?
“掌中舞”当然不好跳,困难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举例来说,本台有经验的编剧人手很少,并且都承担着其他岗位的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编写剧本,因此长达四十集的《江城故事》的剧本来源是个不小的问题,而向社会购买剧本又实在太贵,面对这个难题的考验,我们是如何做到在方寸之间“翩翩起舞”的呢?解决的办法是自力更生:台长陈明明亲自担任总编剧,执笔编写了多个剧本,并发动鼓励本台所有具有创作能力的干部职工都尝试编写剧本,同时在文化界寻求友情支援,使得《江城故事》的剧本储备一直没有出现缺口,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编剧费,为摄制经费赢得了腾挪空间。
此外,作为地级电视台拍影视剧,别说请不起大牌大腕,甚至专业演员的薪酬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较大的负担,咱们就走接地气、推新秀的路子,《江城故事》的绝大部分主演,都是通过举办“我是主角”演员选拔赛选拔出来的新秀,只要你爱演、敢演,你就可以登台,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你就是我们的备选演员。无门槛的开放赛制吸引了许多拥有演员梦的普通市民,历时一个月的大赛,数百多位有志于演艺事业的普通达城市民参与了“我是主角”的竞争,最终余众喜、王思霁、潘飞等五位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和达州电视台主持人、著名本土演员段炼及达州演艺界资深表演艺术家王葆荣一起成为了《江城故事》主演。演员选秀大赛既选拔出了符合要求的演员,还连带炒热了《江城故事》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大赛的热播也收获了一定的赞助资金。
由于《江城故事》是每周一集,相对于习惯了每晚看新剧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不太熟悉也不太容易有耐心等待下去的播出模式,为了让《江城故事》保持热度,达州电视台发挥区位强势媒体优势,在多个自办的栏目节目中大力对《江城故事》进行推广,例如在本台《达州全搜索》和《段哥冲壳子》等品牌栏目中播报拍摄动态,播放预告片,同时在各个频道轮流重播,让荧屏上一周七天都有《江城故事》的身影,目前《江城故事》已经摄制了二十多集,大部分已经播出,并在达州电视台各频道轮流重播,现在《江城故事》在达城可谓已经家喻户晓,本剧的主演走在街上都能第一时间被达城居民们认出,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粉丝”,一些精彩的桥段也为街头巷尾所津津乐道,可以说,《江城故事》已经深入了达城人的心中。
《江城故事》目前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自豪的,但必须客观的说,《江城故事》某种意义上来说仍是一部我台摄制影视剧的探索之作,因而许多情况和问题也是在摄制过程中才反映出来,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动脑筋想办法,靠发挥热情和奉献精神,解决了这些困难和问题,但要想将地方电视台摄制影视剧这条路走下去的话,就不能只靠热情和奉献,还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有一个较为成型的思考,惟其如此,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各种新型媒体的竞争中,我们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客观的分析,清醒的认识,高远的视野,缜密的规划,是我们地方台影视剧事业飞向更广阔空间的必要条件。
在《江城故事》的摄制中,我们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该剧的制作比之前我台制作过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正规和严格,各方面的要求都是更上一层楼,而我们的资源几乎没有太多增加,原有的一些经验也“不够用”了,各种预想不到的麻烦和问题也出现了。
首先,由于剧集的长度和方式都向正规影视剧靠拢,(现在《江城故事》几乎每集都长达四十分钟以上)外景多,调度大,这就造成拍摄时间必然相应的拉长,且由于演员绝大多数均为从未上过荧屏的新秀,表演难度增加也使他们感到吃力,常常一两遍过不了,很多戏得十几遍才过得了,这就使得拍摄时间进一步拉长,原来一两天就能拍完一集,现在三四天都不一定能拍完。
和时间安排相关的是,还出现了演员时间上安排的问题,因为多数演员都非专业专职演员,平时各自要上学、工作,还有家事私事要处理,这导致我们在指定拍摄计划的时候,常常是照顾到了这个,照顾不到那个,说都不照顾,一切必须按照我们的计划和规矩来吧,恐怕有的演员宁愿退出,因为有演员提到过这点儿薪酬实在不值得牺牲这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倘若逼得太紧太严了而真的发生了中途有主要演员退出的事情,不管我们是否要按照签约条款追究责任,会给整部剧造成损失是肯定的,因此现在这种状况惟有我们用拉长时间修改剧本、调整拍摄计划、牺牲休息时间等方式来解决。
拍摄计划和时间拖长,相应带来的问题就是,编辑周期的缩短和打乱,编辑也惟有用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来赶进度,鉴于目前本台真正投入影视剧实际运作和具体工作的人手十分有限,很多工作人员都已经是拖着病体在坚持,在拼命,长此以往,真的是难以为继。
正规化影视剧带来的问题还有成本的大大增加,道具费、临时演员酬劳和各种补贴均呈几何级数增加,目前每一集的成本已经大大超出最初的预算。
作为探索,在某一部影视剧的摄制过程中,我们可以靠热情、靠奉献、靠牺牲解决问题,也容许一定程度的预算超支,但要想这项事业长久发展,更好的发展,就不能只靠上面这些,那必然是长远不了,难以为继的,我们需要的是从观念上有一个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制度上有一个科学的保障。
首先是,要不要继续做影视剧?如前所说,作为地方台能够独立摄制影视剧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其他地方台摄制的基本为栏目剧,与达州广播电视台较为正规的影视剧不在一个层次。)我们有原创力,有较高的摄制水准,也能找到受众市场和合作对象,在各种新型传媒竞争和各级卫视的压缩下,我们的优势与空间本已不多,能握着目前这种优势,当然是能够利用起来最好,而且是最好能够发展成为我台今后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发展成为我台的一项支柱产业。
看好达州广播电视台发展影视剧产业的另一个理由是,网络媒体带动新型媒体的跨界融合,可以帮助地方台打破地域性影响力的界限,依托网络,将我们自制的影视剧同步放到网上播出,等于和全世界任何一家媒体一样享有同样的传播平台,天南海北甚至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点击收看,也就具有了与任何层级、任何类型的商业伙伴合作的可能性,网络媒体带动的新型媒体跨界融合这个契机,是一片等待我们去翱翔的真正广阔的天空,因此地方台发展影视剧大有可为。
如果有决心将影视剧发展成为我台的一项真正产业,那么必然要树立产业观念,所谓产业观念,就是要真正去经营,而不是凭着热情与兴趣去运作,要想经营好这项产业,就必须建立遵循市场规律的运营机制。
一是做好运营定位,首先我们要思考,作为地级台,我们的上限在哪里,资源能允许我们做的最佳选择是什么。落到实处来说,到底是加大投入,升级规格,继续走正规化影视剧的道路,还是回到超低成本运作的室内情景剧的路上来。
能够加大投入走正规化影视剧当然是最好的,人手、设备等资源配置跟上了,有充裕的资金购买道具和聘请专职专业演员了,能够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专业编剧编写的剧本了,上述所有我们遇到过的问题、麻烦绝大部分都将得到解决。
如果评估之后认识到无法走正规化影视剧的道路,那就只能回到我们目前力所能及的室内情景剧道路上来,在此首先要树立起来的就是“成本为王”的意识,否则,影视剧的运作将难以为继,不可能成为长远发展的一项产业。
在“成本为王”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的就是严格的成本审核制度,以及相应的剧本审查制度,建议由总导演、总制片人、总编剧组成剧本审查小组,审核每部剧集摄制的可操作性和经费核算,应当赋予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例如若某一集拍摄难度太大,导演有权现场修改剧情;若剧本质量不高,总编剧有权大幅度修改剧本,而若某集超支过多,或不符合可操作性及质量要求,制片人有权弃用该剧本。
除了掌握全局的导演和制片需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同时也应当在整个剧组中灌输成本理念,演员要精研业务,琢磨演技;编剧编写剧本时,应该时刻注意场景、道具的花费,若还是继续使用非专业演员担纲,甚至编写剧情时必须考虑到演员的表演难度。
作为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地区的地方台,要想在影视剧这种俗称“烧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桎梏很多,不仅是作掌中舞,甚至可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还要跳得优美高雅,不能流露出捉襟见肘的狼狈,要想跳出这样高难度的舞蹈,一是要有扬长避短的轻灵智慧和身段,二则必须要有严谨且遵循市场规律的审核和管理制度,灵活严谨,深谋远虑,尊重市场,科学管理,惟其如此,才能够实现我们倚靠这项特有的优势,将之发展起来成为一项主要产业,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获得更广阔飞翔空间的梦想。
以上仅作为《江城故事》制播过程中的一点个人思考,与关注此项事业者共同探讨。
剧情简介:
达州大型本土情景剧《江城故事》
《江城故事》以达州城区一个6口之家的日常生活为故事背景,通过剧情里的几位主人公:倒插门女婿段财路、美丽虚荣时尚的女一号江晓南、丧偶向往文化儒商的董事长江一军、生活在虚幻世界的80后江晓北、段财路与江晓南的一对龙凤胎儿子段江果和女儿段江蕊以及江一军心仪对象“剧团名角”何梅香,以方言室内情景喜剧为载体,将亲情、爱情、友情、励志及地方特色元素融为一体。该部本土情景剧立足打造达州本土文化,坚持独立原创,走亲民路线,全剧用达州演员、说达州方言、讲达州故事。
江城故事》剧集采用边拍边播、分季制播的运作模式,并采取开放互动的编剧制作模式,达州城市当下发生的新闻轶事都会进入剧情,同时观众的意见将影响剧情的发展方向,也将是“达州人演达州事”的格局。播出后,将广泛收集观众的意见,贴近观众生活,后期剧集则根据收视反馈情况再进行创作。
据江湾城项目负责人介绍:前期通过由该项目全程冠名的“我是主角”大型本土情景剧《江城故事》演员选拔大赛以及《江城故事》拍摄让越来越多的达州人深入了解了江湾城项目。接下来,相信随着《江城故事》的热播,江湾城独特的园林景观在电视画面中呈现,江湾城舒适的生活环境将会让更多的购房者熟知和喜爱。”
《江城故事》剧照:
来源:达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