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川江东流更壮阔——我看电视剧《壮士出川》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文艺评论家 李 

 

看了这部电视剧确实有很深切的感受,就是好作品自然会有人来看,金子放在哪儿都会发光,有正确的创作态度和一流的创作水平,就会创作好的作品。

这部剧论规模不是特别大,总的题材选择也不是特别新,而且这部作品里没有一个“超级明星”,但收视率平均在前五或者前三,各方面反映也不错。

《壮士出川》为什么影响这么大?我觉得作为它在描写地方抗战题材的作品里,写了川军抗战的主要历程,从淞沪到山西,然后到徐州会战,还有最后老河口,有阵地战,也有游击战。虽然不是很全,但是它把川军出川抗战主要的历程都写了,有依据的大小战斗写了三十多处。除了战斗场景,这部作品也写到了后方的动员和支援,写了四川人民,写了四川人民对川军的支持和在抗日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这就把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全民族的抗战,而不只是军队的抗战写清楚了。这点很重要,剧中体现得也很充分、很精彩。

这部作品主要是写川军的抗日历程,但不是孤立地写川军,而是把川军放在当时各派抗日力量的格局中来写,而且写得比较客观。川军出川抗日,却处处受到国民党系统的排挤,不仅有来国民党中央军的掣肘和限制,还有地方实力派,如阎锡山对川军的挤压。作品把川军的艰难写了出来,在滕县的时候王铭章说过,没有武器我们也要打,我们战死也要为川军正名。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寇,而且在装备差、受排挤的情况下,川军的抗日情怀、牺牲精神和战斗业绩,就显得更加可佩可敬可歌可泣,也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要说这部剧带有为川军抗日功绩进行正名的目的,那它确实做到了。

《壮士出川》中还有一条线,写了共产党对川军的影响,这是从张抗这个正直的职业军人的视角来写的。川军参加淞沪会战之后,张抗得到新四军的救护。他跟新四军用步枪换子弹,到后来,他要思索这个仗该怎么打,开始研读《论持久战》,还与八路军交换情报,合作打击敌人,这个过程很自然,很合理。为此,他遭到军统情报处的调查,他对自己行为的辩护中,实际上也是对共产党抗日路线和战争策略的拥护。这一条线写得不仅清晰,而且有角色性格和情境的支撑,十分自然地把国民党系统中有正义感的军人和共产党率领的军队合作配合,从自发写到了自觉,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选择。这部戏虽然主要写的是正面战场,主要写的是川军,但是比较正确、比较全面写了正面战场上打得好的部队,在什么情况下打得比较好。同时,这也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的一面,揭示了因为国民党顽固派对全面抗战的破坏和蒋介石对共产党防范,也是导致川军悲剧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个剧也从巴蜀文化的特点,写出了川军抗战的特点和独特作用。川军能打、勇敢、不怕死,这在当初秦国入川、元军入川等历史事件中,如钓鱼城的长期坚守,是得到印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不但川军参战的人数最多,而且打的最好。我想这与巴蜀文化的特点不无关系。巴山蜀水,造成川人骨子里面的硬气,就是从小就和天斗,和地斗,和强权斗。当川人面对的压迫势力是来自于日寇入侵时,巴蜀性格中的硬气就汇入到民族大义的洪流中,成为民族气节中的亮点。我们看《壮士出川》,从张抗、杨彪到夏之悦,川人的硬气没有表现为番豪言壮语,而是表现为一种本份。“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勇往直前,勿忘本份”这16个字,就是川人内心中本份意识的自然流露,它贯穿在从王铭章、靳继忠这些官长,乃至王长生、秦福财、杨德贵、黑娃、何阴阳等每个川军士兵的身上。

对于巴蜀文化的品格,我觉得应该好好概括一下。近代革命开始以来,烈士最多的是湖南。现在湘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我请教了湖南同志,他们自己概括湖湘文化的灵魂是:心忧天下。国家事就是湖南事,湖南事就是国家事,心忧国家,敢为人先,经世济用,实事求是。对四川人,我在这部作品中看到的就是本份,这个事情涉及到国家和民族,我就不惜性命去拼。巴蜀文化不仅仅是本份,还有更丰厚的内涵,需要我们、特别是四川文艺工作者去总结、去梳理、去表现。如果我们各个地域都能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挖掘好,合在一起就更有利于把中华民族近代史写得更丰富多彩。

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川江。汇集了岷江、嘉陵江、沱江和乌江的川江,奔流向东就叫长江,这是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一条大河,是一个汇集了成百上千之流的庞大水系,像我们民族的谱系一样,因为有这些支流的注入,它才生生不息,气象磅礴。当年,冼星海为抗战写下了《黄河大合唱》,看了《川军出川》不禁想到,川江号子其实也是这个大合唱中的一个精彩乐章。